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水库建设所导致的生态问题正引发前所未有的深度思考,梯级水库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影响效应更加值得探究.为揭示新老水库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沉积物TOC来源的差异,于2017年11月采集了苗尾、功果桥和大朝山这3个不同时期建设的水库的水样和沉积物样柱.测定了水体的温度(T)、溶解氧(D0)、总有机碳含量(TOC)、沉积物总有机碳(TOC)、氧化还原电位(ORP)、总氮(TN)和总磷(TP)等指标,并利用15N和13C同位素,结合IsoSource软件,解析沉积物中TOC来源及其来源物质对相应水库沉积物中TOC的贡献量,从而探究其内在的碳循环机制和梯级水库演进模式.结果表明,苗尾、功果桥和大朝山水库水体有机碳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0.95、1.97和4.64 mg· L-1.对应水库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4.41~81.63、18.30 ~28.42和9.16 ~14.46 g·kg-1.水库的梯级建设,使得新老水库的沉积物来源,周围补给等出现差异,使得新老水库TOC出现巨大差异.对于水体TOC,水体热力学状态和溶解氧的差异从而间接影响了水体中TOC的分布趋势.沉积物中主要考虑生源要素的影响,即沉积环境对有机质的保存能力是造成DCS、MV和GGQ沉积物垂向分布有差异的主要原因.而梯级水库的演进模式中,MV时空尺度上处于第一级段,是以累积上游来流TOC为主;GGQ处于第二级段,是以主要消耗分解上游来流TOC;DCS处于第三级段,是以主要积累水库周边TOC来源.
推荐文章
基于多无线性回归模型的澜沧江-湄公河客运量预测
澜沧江
水路客运量
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梯级调度影响下的澜沧江-湄公河跨界河流合作
梯级调度
澜沧江-湄公河
跨界河流合作
工作模式
澜沧江流域水电开发前景探析
澜沧江
资源
条件
开发
前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碳氮同位素的澜沧江水库TOC来源差异性分析
来源期刊 环境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沉积物 有机碳 碳氮同位素 差异分析 新老水库
年,卷(期) 2019,(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9-304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X1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27/j.hjkx.20181124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3)
共引文献  (158)
参考文献  (4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1(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5(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沉积物
有机碳
碳氮同位素
差异分析
新老水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科学
月刊
0250-3301
11-1895/X
16开
海淀区双清路18号(北京市2871信箱)
2-821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46
总下载数(次)
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