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法与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方法 记录我院进行梅毒筛查的800例患者接受酶联免疫法和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的结果,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检出率、梅毒诊断正确率以及诊断梅毒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梅毒螺旋体抗体检出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 0.05),但酶联免疫法梅毒诊断正确率高于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差异显著(P<0.05);酶联免疫法诊断梅毒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差异显著(P< 0.05).结论 酶联免疫法在梅毒筛查中效果优于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值得临床推荐.
推荐文章
微粒子化学发光检测体系的研发介绍
AutolumiS 3000
化学发光
异鲁米诺
磁性微粒
酶联免疫法与TPP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观察
酶联免疫法
TPPA
梅毒螺旋体
抗体
特异度
敏感度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应用与评价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免疫印迹法
ROC曲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酶联免疫法与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观察
来源期刊 皮肤病与性病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酶联免疫法 微粒子化学发光法 梅毒螺旋体抗体 效果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性病、艾滋病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8-67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46.62|R759.1
字数 16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310.2019.05.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桂芹 鹤壁市中医院检验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酶联免疫法
微粒子化学发光法
梅毒螺旋体抗体
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皮肤病与性病
双月刊
1002-1310
53-1082/R
大16开
昆明市环城南路双龙新村243号
64-64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7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1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