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CD3-CD19+B细胞及外周血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AFF)的表达及其在该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2例AIHA患者和14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19+B细胞的比例;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BAFF的水平.结果:AIHA及健康志愿者的CD3-CD19+B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5.79±5.32)%、(11.38±3.17)%,BAFF浓度分别为(627.9±138.6)ng/L、(397.2±95.3)ng/L;AIHA患者CD3-CD19+B细胞的比例及血清中BAFF的浓度均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结论:AIHA患者外周血CD3-CD19+B细胞的比例及BAFF浓度升高,提示外周血CD3-CD19+B淋巴细胞及BAFF可能参与AIHA的发病过程.
推荐文章
调节性B细胞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调节性B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1例原发性睾丸淋巴瘤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护理
原发性睾丸淋巴瘤
自身免疫
溶血性贫血
护理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抗体鉴定及输血治疗一例
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输血
抗体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D3-CD19+B淋巴细胞及BAFF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病中的变化
来源期刊 皖南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8-35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56.6|R446.11
字数 23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0217.2019.04.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又海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血液内科 18 27 3.0 3.0
2 何合胜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血液内科 23 46 4.0 5.0
3 齐晶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血液内科 12 9 2.0 2.0
4 杨玉琼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血液内科 16 20 3.0 3.0
5 刘善浩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血液内科 13 35 4.0 5.0
6 靳小可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血液内科 6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皖南医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2-0217
34-1068/R
大16开
安徽省芜湖市戈江区文昌西路22号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9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17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