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导流条安放角对管道车动边界环状缝隙流水力特性的影响,采用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管道车导流条安放角变量分别为10°,15°,20°以及25°的动边界环状缝隙流场的水力特性进行研究.试验测试断面位于试验系统的平直管段,管道流量条件为40 m3/h,管道车荷载为600 g.研究表明:随着管道车导流条安放角的增加,管道车运移时动边界环状缝隙流的轴向流速与周向流速的最大值将逐渐增大,径向流速的最大值将逐渐减小,断面压强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同一导流条安放角条件下,lc×dc=100 mm×70 mm(lc为管道车的料筒长度,dc为管道车的料筒直径)管道车动边界环状缝隙流的周向流速与径向流速最大,lc×dc=150mm×60mm管道车动边界环状缝隙流的轴向流速与压强最大;动边界环状缝隙流水力特性的变化主要存在于导流条两侧的近壁面流场区域.研究不仅丰富了环状缝隙流的相关理论,而且为管道车导流条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推荐文章
筒装料管道水力输送动边界环状缝隙流水力特性数值模拟
CFD
压强
流速
筒装料管道水力输送
环状缝隙流
水力特性
管道车
基于Mathcad的施工导流水力计算
施工导流
水力计算
Mathcad
导流板对桥墩周围紊动特性的影响
桥墩
导流板
紊动强度
数值模拟
含植物明渠水流水力特性研究综述
含植物明渠水流
水力特性
Manning系数
紊动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导流条安放角对动边界缝隙流水力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导流条安放角 管道车 环状缝隙流 水力特性 平直管段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流体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141,147
页数 7页 分类号 S277.9|TV134.1
字数 45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530.17.007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西欢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254 2457 25.0 37.0
3 李永业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83 510 13.0 18.0
6 张春晋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7 43 5.0 6.0
7 张学琴 7 2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导流条安放角
管道车
环状缝隙流
水力特性
平直管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月刊
1674-8530
32-1814/TH
大16开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园巷30号
28-82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0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33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