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每个普通人的悲欢,对他本人而言,都刻骨铭心。大多诗人的悲欢,在他本人刻骨铭心的同时,也往往铭刻着时代的悲欢。因为,诗人们常常游走在时代的前面,虽然这个'领先'往往也伴随着某些令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敏感,甚至'偏执'……在一七几几年这个世界大变动的时刻,诗人们的生命故事尤其如是。德国诗人席勒和中国诗人袁枚,就是如此。
推荐文章
浅析席勒的美育思想
审美教育
美育思想
审美异化
全面的人
席勒的崇高理论探讨
席勒
崇高理论
美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席勒和袁枚的“悲欢”(上)
来源期刊 工会信息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欢乐颂》 贝多芬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4
页数 5页 分类号 I10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欢乐颂》
贝多芬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会信息
半月刊
11-2873/D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安德路甲61号工人日报社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791
总下载数(次)
28
总被引数(次)
10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