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科班是京剧培养后备人才的社会机制,是梨园界为保障戏曲舞台常青常盛而专门设置的艺术苗圃.京剧自徽班阶段,即已通过办科班来实现舞台艺术的代代交接和交替.据叶龙章先生谈到,明朝时燕京的戏剧已很兴旺,那时已有了科班的设置.徽班进京前后的乾隆、嘉庆年间,即有庆升平、庆和成、永成、吉利等四个科班;道光年间又有集秀班(后改名集芳)、和春班、双奎社等,咸丰、同治年间有双庆班、全福班、小和春、小福胜、得胜奎、小金奎等六个班;光绪年间有荣春堂(后改名小荣椿)、小丹桂、小吉利、小福寿、小玉成、长春社等等;跟喜连成同时或先后成立的科班则有:田际云的玉成班(后改名小吉祥)、陆华云的长春班、郭际云的鸣盛和班、李际良的三乐班(后改名正乐班)、俞振庭的斌庆班、尚小云的荣春社、李万春的鸣春社等等[1].纵观这些科班长长短短的办班历程,大多比不了富连成的四十多年坚持;尤其在京剧艺术各类人才的成功培养方面,富连成科班达到了十分惊人的十多个流派、上百位名家的京剧人才阵列,在今天看起来不能不说是一种“井喷式涌现人才”的叹为观止的现象.
推荐文章
京剧花脸流派艺术探析
京剧
花脸
流派
艺术
京剧传承与中国动画创新
京剧艺术
动画创新
文化传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国剧苗圃 科班典范——京剧科班“富连城”京剧教育硕果浅析
来源期刊 戏剧文学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戏剧理论纵横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95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志平 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 25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戏剧文学
月刊
1008-0007
22-1033/I
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建设街2779-2号
12-51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5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4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