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连续183例应用IABP辅助的OP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将患者分为≥70岁组(56例)和<70岁组(127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情况及术后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支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内动脉应用方面,年龄≥70岁组患者使用率明显低于年龄<70岁组患者[60.7% (34/56)比84.3% (107/127)] (P <0.001).2组在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肾损伤需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IABP侧下肢缺血、输注血制品、新发脑卒中、严重循环衰竭需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年龄≥70岁组新发心房颤动比例明显高于年龄<70岁组[55.4% (31/56)比27.6% (35/127)](P<0.001).2组在呼吸机辅助时间、住监护室时间及死亡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ABP在老年OPCABG患者中的应用安全有效.
推荐文章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8例早期临床分析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
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瞬时流量测定
7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对比研究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
冠心病
老年人
术前选择性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应用
冠状动脉分流术
非体外循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0-35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54.2
字数 23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1673-4777.2019.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 38 101 6.0 8.0
2 马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麻醉中心 73 414 12.0 17.0
3 王轶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麻醉中心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
月刊
1673-4777
11-545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2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楼二层
80-52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72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