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并明确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茎秆性状的影响,可为合理密植、构建适宜群体结构、实现玉米高产抗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JK968为试验材料,设置6.0×104株/hm2(D1)、7.5× 104株/hm2(D2)和9.0×104株/hm2 (D3)3个密度水平,以及乙烯利矮壮素复配剂(EC)和喷施清水为对照(CK)2个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性状的影响以及茎秆性状对化学调控的响应.[结果](1)倒伏率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升高趋势,其中在D1密度条件下,JK968的倒伏率分别比D2和D3低69.1%和83.4%;EC处理可显著降低倒伏率,在D1、D2和D3密度条件下分别比对照降低了5.0%、19.8%和41.0%.(2)株高、穗位高、穗位系数和重心高度在不同种植密度和化控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升高趋势;EC处理后显著降低了地上部第6节以下的节间长度,增加了地上部第7节以上的节间长度,株高和穗位系数略降低,而穗位高和重心高度显著降低.(3)茎秆抗折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在不同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大喇叭口期至成熟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乳熟期达最大值.随种植密度增加,地上部第3、4和5节茎秆抗折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呈降低趋势;不同节间茎秆抗折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表现为地上部第3节>第4节>第5节;EC处理后显著增加了地上部第3、4和5节茎秆抗折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4)穗粒数和百粒重随种植密度增加呈降低趋势;EC处理后,穗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均较对照增加.在D1、D2和D3密度条件下,EC处理后产量分别较对照高438.8 kg·hm-2、1041.3 kg·hm-2和3376.5 kg·hm-2,增幅分别为3.6%、8.2%和27.8%. [结论]随种植密度增加,玉米株高增加、重心高度上移、基部节间伸长、基部节间充实度和抗折力下降.EC处理显著降低了地上部第6节以下的节间长度,显著增加了地上部第7节以上的节间长度,株高略降低,重心高度和穗位高显著降低,基部节间长度缩短、基部节间充实度提高,从而提高了茎秆的抗倒伏能力.由此可见,在风灾倒伏频发地区以及种植密度过大等倒伏风险较大条件下,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显著增加玉米茎秆的抗折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显著降低穗位高、重心高度和倒伏率,有利于玉米高产稳产.
推荐文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抗倒性的调控研究进展
玉米性状
抗倒性
产量
调控研究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玉米
植物生长调节剂
天达-2116
好鲜收
优比乐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籽粒形态及鲜重产量的影响
玉米
植物生长调节剂
籽粒形态
鲜重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茎秆性状的影响及调控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玉米 茎秆性状 种植密度 植物生长调节剂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农业信息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9-63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69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9.04.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9)
共引文献  (666)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66)
二级引证文献  (3)
193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8(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0(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1(3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2(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3(2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4)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茎秆性状
种植密度
植物生长调节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