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近直壁形隧道脆性裂隙围岩或近直立层状围岩,在地应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与机理,文章在建立直壁形隧道围岩板裂群系列结构模型基础上,应用力学理论分析和数值分析方法,对侧壁裂板群变形破坏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隧址区侧压力系数λ、竖向地应力σv、围岩裂隙水压力σw和侧壁裂化板长度增加,裂化板中部向洞内变形位移增加;(2)裂化板厚度增加,裂化板中部向洞内位移减小,普通交通隧道尺寸下裂板厚度从0.2m向0.3m变化时,裂板中部向洞内的位移减小加速;(3)裂板岩石弹性模量增大,其中部向洞内的位移减小,当弹性模量在10 ~ 30 GPa变化时,裂板中部向洞内的位移变化迅速;(4)利用结构稳定理论和最大抗拉强度理论建立了此类围岩折断型破裂准则,研究结果对板裂化或层状围岩破坏机理深入研究及治理具有参考作用.
推荐文章
含软弱夹层层状隧道围岩变形机理研究
软弱夹层
高地应力
大变形
围岩稳定性
深埋隧道层状围岩变形特征分析
深埋隧道
层状岩体
围岩变形特征
裂纹对直墙拱形隧道围岩损伤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研究
裂纹
数值模拟
岩石破裂过程分析
隧道
寒区隧道围岩变形机理分析初探
寒区隧道
围岩
冻结
CT扫描
损伤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直壁拱形隧道侧壁层状围岩变形特性与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建筑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隧道及围岩 围岩板裂化 围岩破裂机理 数值模拟 数学模型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岩土工程与地下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7-160,164
页数 5页 分类号 U451+.2
字数 405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荣贵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90 1038 14.0 30.0
2 钟志彬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1 25 2.0 4.0
3 潘玉杰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9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隧道及围岩
围岩板裂化
围岩破裂机理
数值模拟
数学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建筑
双月刊
1007-8983
51-1133/TU
大16开
成都市解放路二段95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566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303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