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艺术理论于我们创作者来说固然重要,对理论的化解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空过程,即所谓的潜移默化。而其中有些东西也许一辈子也化解不了,那也合乎情理,不是吗?但一味遵从迷信以至于做作的堂皇对自身创作一点也没有益处,缚手僵毫,其结果也许会走向反面。
推荐文章
从《赤壁赋》看苏轼的超脱与旷达
苏轼
超脱与旷达
背景
渊源
风格
孙过庭《书谱》对草书创作的启示
孙过庭
书谱
草书
创作
启示
借鉴
基于情感变化的可视化诵读教学探究
意象
Praat语音分析
诵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草书《前赤壁赋》的创作到木心联想
来源期刊 现代艺术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书法家 书法作品 时空过程 《前赤壁赋》
年,卷(期) 2019,(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126
页数 2页 分类号 J292.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郁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书法家
书法作品
时空过程
《前赤壁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艺术
月刊
1009-5233
51-1582/J
16开
四川省文联第二办公区(成都市红星路二段燕
62-603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3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