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些年,由于硅半导体材料在微电子工业中的潜在应用,其理论和实验研究备受人们广泛关注.尤其是过渡金属掺杂的硅团簇材料在物理化学性质方面表现了极好的稳定性.这些主要归因于过渡金属含有未填满的 d轨道电子,可以填充硅团簇表面的空轨道,减少团簇表面的悬挂键,进而提高整个掺杂硅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产生各种特殊光学、磁性和超导等性质.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对 Hm TiSin (m=1~2 ;n=2~8)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讨论了Ti掺杂硅团簇 TiSin (n=2~8)及其氢化团簇基态结构的变化规律、解离通道和 HOMO-LUMO能隙等特征.结果表明,随着Si原子数目的增加,在TiSin (n=2~8)团簇中其掺杂Ti原子依次吸附在团簇的棱、面及结构内部.当在掺杂团簇表面吸附氢原子时,都优于吸附在团簇的硅原子上,而且绝大多数的氢化结构采纳了 TiSin团簇的骨架构型.解离能和HOMO-LUMO能隙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团簇表面吸附两个H原子时能够明显提高整个团簇的结构稳定性.二阶能量差分的研究发现 TiSi2 和 TiSi6 团簇相对其他团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同时两个 H1 TiSi7 和H2 TiSi7 氢化团簇的稳定性更高.此外,模拟了这些氢化团簇的红外振动特征峰,对主要特征峰进行了归属.这些研究将为过渡金属掺杂硅基团簇材料的实验制备和表征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推荐文章
EumSin(m=1~2,n=1~8)团簇结构和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团簇
稳定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态密度
Sin(n≤30)团簇光谱与电子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Sin(n≤30)团簇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吸收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BenNa(n=2~14)团簇的结构及其电子性质
原子与分子理论
最低能量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BenNa团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mTiSin(m=1~2 ;n=2~8)团簇结构、电子性质和红外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来源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团簇 氢化物 几何结构 电子性质 红外光谱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72
页数 8页 分类号 O641
字数 58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4/j.issn.1000-0593(2019)01-0065-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小军 西安市环境与食品安全检测工程研究中心西安文理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1 2 1.0 1.0
2 卢雪 西安市环境与食品安全检测工程研究中心西安文理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1 2 1.0 1.0
3 任宏江 西安市环境与食品安全检测工程研究中心西安文理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1 2 1.0 1.0
4 宋瑞娟 西安市环境与食品安全检测工程研究中心西安文理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团簇
氢化物
几何结构
电子性质
红外光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月刊
1000-0593
11-2200/O4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钢铁研究总院
82-6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5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2772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