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西方古典哲学中的形式"本体"意义指向先验的客体,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形式"本体"意义则转向了经验的主体。同时,西方古典哲学中形式所蕴含的事物发展与变化的动态之义使得形式的意义具有了从先验的客体转向经验的主体的可能。"新感受力"和"坎普"是苏珊·桑塔格形式美学中重要的范畴,它们呈现了西方现代哲学中指向经验主体的形式"本体"意义。"新感受力"因强调个人感性经验的本位而可被视为形式本体之发轫,"坎普"则可视为对形式本体意义美学实践的观念表达。
推荐文章
苏珊·桑塔格的“新感受力”理论意涵
珊.桑塔格
新感受力
意涵
苏珊·桑塔格“新感受力”理论的价值评析
“新感受力”
桑塔格
现实意义
理论价值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
提高
语言
感受力
谷穗下压感受力与谷子主要性状的相关性
谷穗
下压感受力
主要性状
相关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感受力与坎普:形式“本体”意义的呈现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美学(下)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苏珊·桑塔格 形式 本体 新感受力 坎普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0
页数 5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天倩 23 12 2.0 2.0
2 方莹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苏珊·桑塔格
形式
本体
新感受力
坎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美学(下)
月刊
1003-2592
41-1061/B
郑州市大学路75号
36-262
出版文献量(篇)
667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