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统的三相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的磁耦合机构存在严重的交叉耦合,影响系统效率.为了消除原副边线圈之间的交叉耦合,文中分析了三相串串拓扑电路,利用DDQ结构线圈解耦的原理,在DDQ型线圈上增加一个与原DD线圈成90°放置的DD型线圈,使不同线圈间互感均为零,由此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消除交叉耦合的三相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磁耦合机构.最后,搭建了一个3.3 kW的原理样机进行验证.实验表明,所设计的三相耦合机构的交叉耦合可以忽略,最高效率(直流直流)可达95.61%,当系统偏移15%的情况下,内部的解耦被严重破坏时,系统效率发生下降,最大降低2.16%.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有效且可行,可适用于三相大功率传输.
推荐文章
感应式电能表三维可视化教学系统开发
电能表
Unity 3D
可视化教学
3ds Max
相关函数法在测量三相感应式角位移传感器角度中的应用
角位移传感器
相关函数
A/D数据采集
三相桥式交叉线路的环流电压
三相桥式变流器
交叉线路
环流
基于高偏移阈值的补偿感应耦合电能系统传输特性分析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PSS补偿
功率因数
补偿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消除交叉耦合的三相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
来源期刊 电力系统自动化 学科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感应式电能传输 交叉耦合 磁耦合机构 串-串拓扑
年,卷(期) 2019,(17) 所属期刊栏目 研制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152,159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49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00/AEPS201812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符玲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4 491 10.0 22.0
2 麦瑞坤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44 624 13.0 24.0
3 杨斌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124 803 14.0 21.0
4 陈阳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4 37 4.0 5.0
5 杨乃健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2)
共引文献  (103)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2(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3(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4(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8(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线电能传输
感应式电能传输
交叉耦合
磁耦合机构
串-串拓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力系统自动化
半月刊
1000-1026
32-1180/TP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诚信大道19号
28-40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334
总下载数(次)
3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