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明适合四川丘陵区橘园间作绿肥山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南选山黧豆为材料,采用3种播种方式、4种播期和3种播量的3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橘园间作下山黧豆鲜草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栽培措施组合进行评价.结果 表明,播种方式、播期、播量对山黧豆鲜草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均有显著影响(P<0.05).浅旋耕浸种撒播(A1)下山黧豆鲜草产量及各主要农艺性状均显著(P<0.05)高于浅旋耕干种撒播(A2)及免耕干种撒播(A3).早播(B1)时,鲜草产量及各主要农艺性状均显著(P<0.05)优于晚播(B3、B4).播量在45 kg/hm2(C2)水平下山黧豆鲜草产量最高为30 986.4 kg/hm2,显著(P<0.05)高于30 kg/hm2(C1)和60 kg/hm2(C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种栽培措施对山黧豆鲜草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贡献率大小为播量>播期>播种方式.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名并对比各组合实际产量可以得出,早播组合较晚播组合农艺性状好、鲜草产量高,浅旋耕浸种撒播或浅旋耕干种撒播下,播量控制在45 kg/hm2或60 kg/hm2都可以得到较高产量.综合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可知,四川丘陵区橘园间作绿肥南选山黧豆宜采用浅旋耕浸种撒播,播期在9月20日,播量控制在45 kg/hm2为最佳.
推荐文章
浅议四川盆地丘陵区的水土保持
盆地丘陵区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四川盆地紫色土丘陵区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
四川盆地
紫色土丘陵区
水土流失
防治对策
播期和播量对橘园间作下山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山黧豆
播种期
播种量
产量
农艺性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丘陵区橘园间作绿肥山黧豆高产栽培措施组合分析及评价
来源期刊 江苏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山黧豆 栽培措施 鲜草产量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年,卷(期) 2019,(19)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与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6-320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51+.904
字数 52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9.19.07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卫东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114 2072 26.0 41.0
2 韩文斌 5 42 3.0 5.0
3 周泽弘 1 2 1.0 1.0
4 梁琴 1 2 1.0 1.0
5 马雪清 2 10 2.0 2.0
6 莫坤 1 2 1.0 1.0
7 谢树果 6 46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8)
共引文献  (139)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0(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3(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山黧豆
栽培措施
鲜草产量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农业科学
半月刊
1002-1302
32-1214/S
大16开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
28-10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128
总下载数(次)
53
总被引数(次)
10997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