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非遗国家、省、市、县(区)四级名录体系中,大多数项目有自己传习室、博物馆、非遗传习所(室)、非遗展厅等公共文化场进行非遗传承活动.本文尝试探索非遗传承空间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应用,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使之得到有效保护、利用、传承.
推荐文章
共生理论下高职院校与非遗传承人群的互动发展
高校
非遗传承人群
互动
共生发展
数字媒体技术融入非遗传承策略研究
非遗传承
数字媒体技术
策略
融合
民族认同感
设计驱动下的非遗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以龙泉青瓷为例
龙泉青瓷
工业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性保护
乡村振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遗传承空间的保护与利用
来源期刊 文艺生活·中旬刊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共文化服务 传承空间
年,卷(期) 2019,(7) 所属期刊栏目 文化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3-184
页数 2页 分类号 TU984.114
字数 34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5312.2019.07.14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共文化服务
传承空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生活·中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148
总下载数(次)
125
总被引数(次)
60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