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肺复张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DR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8月-2018年8月接收的120例重症ADRS患者随机均分为仰卧位组(给予机械通气+仰卧位肺复张治疗)与俯卧位组(给予机械通气+俯卧位肺复张治疗),比较两组的呼吸参数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肺复张治疗1、2、6 h后,俯卧位组与仰卧位组的PaO2、PaO2/FiO2显著上升,且俯卧位组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仰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复张治疗1 h后,俯卧位组与仰卧位组的HR、CVP及MAP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高于肺复张前(P<0.05),但肺复张后2 h俯卧位组与仰卧位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又开始逐渐下降,6 h后与肺复张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联合不同体位的肺复张均能改善重症ADRS的氧合状态,且血流动力学较稳定,但相较于仰卧位肺复张来讲,俯卧位肺复张改善效果更为理想.
推荐文章
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优质护理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俯卧位通气优质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的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
氧分压
氧合指数
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俯卧位
护理模式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肺灌洗后行俯卧位通气的疗效观察
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
机械通气
肺灌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肺复张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期刊 中外医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肺复张 重症 应用效果
年,卷(期) 2019,(17)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体会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153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4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033/j.cnki.cfmr.2019.17.06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静 22 36 4.0 5.0
2 曹蕊 5 6 2.0 2.0
3 朱舒婷 3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3)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5(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肺复张
重症
应用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医学研究
旬刊
1674-6805
23-1555/R
大16开
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5号院
14-83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95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4470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