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孔子开启先秦儒家探讨人性问题之先河,孟子和荀子在其基础上进一步针对人性之善、恶问题展开论述,三人思想一脉相承、殊途同归,均以“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为根本出发点,强调人性之应然状态应与外在道德规范的一致性;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人性论则可以看作是其理论核心“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于人性问题上的具体化,强调保持人性之本真与纯朴,因而反对道德规范等对人的束缚。尽管如此,仔细研读先秦时期儒道两家在人性问题上的论述,可以发现二者在强调为善与成人之可能与必然、对“性”之本真与异化关系的探讨以及注重修身养性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推荐文章
略论儒道两家自由观的异同
儒家
道家
道德自由
精神自由
荀子的人性论及其启示
荀子
荀学
性恶论
修身
董仲舒建构人性论的双重进路
董仲舒
人性论
双重进路
思想史
两家人水电站滑石板顺层岩质边坡滑坡机理数值模拟
滑坡灾害
滑石板
顺层岩质边坡
岩土力学参数
颗粒离散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来源期刊 传播力研究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先秦时期 儒家 道家 人性论 异同
年,卷(期) 2019,(2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5-235
页数 1页 分类号 B222.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蕙伊桐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先秦时期
儒家
道家
人性论
异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传播力研究
旬刊
2096-3866
23-1598/G2
大16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道里区地段街1号
201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666
总下载数(次)
171
总被引数(次)
134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