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常用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一种超弹性聚合物,但迄今对其理论分析均采用线弹性本构假设,没有通过实验证明其是否有效.首先基于超弹性本构对PDMS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接触力学和静电感应性能进行仿真;其次通过光刻和复型工艺制备了PDMS金字塔织构,构建了摩擦纳米发电机实验装置,并将实验与理论结果对比.研究表明:随着施加压力增大,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接触面积和开路电压均随之增加,之后趋于稳定;相比于超弹性本构,采用线弹性本构高估了金属与PDMS的接触面积,低估了使摩擦纳米发电机开路电压稳定所需施加的压力;采用超弹性PDMS本构的仿真结果与实验更为吻合.
推荐文章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波浪能发电技术研究进展
波浪能发电
摩擦纳米发电机
新型发电技术
研究趋势
摩擦纳米发电机在收集蓝色能源上的应用与研究
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
摩擦电材料
仿生结构
蓝色能源
面向电力物联网的宽风速摩擦纳米发电机自驱动系统
摩擦纳米发电机
低风速能量
宽风速范围能量收集
自驱动系统
基于柔性印刷电路板技术的纳米发电机
ZnO
纳米发电机
压电效应
摩擦电静电
柔性印刷电路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超弹性PDMS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超弹性本构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接触变形 静电感应 摩擦纳米发电机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机械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0-253,28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31
字数 30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918/j.tbit 1001-0645.2018.39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力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32 116 6.0 9.0
2 牛志皓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1 0 0.0 0.0
3 杨潍旭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弹性本构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接触变形
静电感应
摩擦纳米发电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月刊
1001-0645
11-2596/T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82-502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4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726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