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开展不同投喂频率和投喂量对大口黑鲈幼鱼(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和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方法:设置2个投喂水平(2%和4%的鱼体重量/日)和2个投喂频率(2次和3次/日),共4个投喂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对照,在12个500 L容积的室内循环水养殖缸中开展养殖试验8周。结果:结果发现,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以T1组最高,显著高于T2和T4组(P 0.05)。饲料系数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T4组和T1组(P 0.05)。T4组的肌肉水分含量相比于T1和T3组显著上升,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则显著下降(P 【0.05)。T1和T3组试验鱼的胃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T2和T4组(P 【0.05),胃淀粉酶活性最高值出现在T1组;前肠蛋白酶活性也以T1组最高(P 【0.05)。血清谷草转氨酶水平最高值出现在T4组(P 【0.05),且T2组的酶活也显著高于T1组和T3组(P 【0.05)。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以T1和T3组较高,T2和T4组相对较低(P 【0.05)。T2和T4组试验鱼的血清丙二醛含量则显著高于T1和T3组(P 【0.05)。结论:本试验表明,大口黑鲈幼鱼以4%的投喂量,每天投喂2次的投喂频率进行养殖为宜。
推荐文章
花鲈Phoenixin-20基因克隆及饥饿复投喂对其表达的影响
花鲈
LmPNX-20基因
饥饿复投喂
摄食调节
投喂频率对网箱养殖长吻鮠幼鱼生长的影响
网箱养殖
长吻鮠
投喂频率
生长
不同投喂率和投喂频率对大杂交鲟幼鱼生长、体成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杂交鲟(Huso dauricus♀×Acipenser schrenckii♂)
投喂率
投喂频率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投喂频率和投喂量对循环水养殖大口黑鲈幼鱼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来源期刊 水产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口黑鲈 投喂频率 投喂量 循环水 生长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3
页数 9页 分类号 S9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雪燕 48 256 10.0 14.0
2 姚高华 10 41 2.0 6.0
3 贝亦江 28 93 5.0 8.0
4 周凡 57 191 7.0 11.0
5 陈刘浦 9 7 2.0 2.0
6 线婷 8 6 2.0 2.0
7 马文君 15 20 3.0 3.0
8 彭建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口黑鲈
投喂频率
投喂量
循环水
生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产研究
季刊
2373-1443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136
总下载数(次)
169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