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甘肃省甘南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监测数据,了解鼠疫流行特征,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鼠疫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EXCEL建立甘南鼠疫监测信息库,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2005-2018年甘南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共调查74 281.2 hm2,见喜马拉雅旱獭8 911只,平均密度为0.12只/hm2;共布放鼠夹(笼)64 100次,捕获小型啮齿动物355只,捕获率为0.55%,分属于2目5科8属11种;梳检喜马拉雅旱獭4 766只、染蚤1 364只,总平均染蚤率28.62%,共获蚤3 978只,总蚤指数0.83;共探洞16 611个,有蚤洞1 451个,总平均染蚤率8.74%,共获蚤1 875只,总蚤指数为0.11;1950-1969年甘南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内共发生人间鼠疫疫情17起,发病43例,死亡36例,1970-2018年无人间疫情;1959-1969年,共分离出33株鼠疫菌,其中分离自人体7株、自毙喜马拉雅旱獭24株和斧型盖蚤2株;1971-2018年未分离出鼠疫菌.结论 甘南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是甘肃省最早判定的疫源地,60年代初动物间鼠疫活跃,时有人间鼠疫发生;70年代后动物间鼠疫基本处于稳定控制状态,但有重新活跃迹象;该疫源地喜马拉雅旱獭密度持续处于高水平,进入疫源地务工、旅游人员逐年增加,存在非法猎捕贩运旱獭现象;应加强鼠疫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动物鼠疫流行线索调查,提高人间鼠疫快速识别和应急处置能力.
推荐文章
喜马拉雅旱獭对高原低氧环境的生理适应性研究
高原低氧适应
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旱獭
血液生理指标
不同海拔喜马拉雅旱獭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喜马拉雅旱獭
线粒体基因组
ND5
Ka/Ks
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喜马拉雅旱獭遗传多样性分析
喜马拉雅旱獭
简化基因组测序
SNP
遗传多样性分析
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牧羊犬耶尔森菌感染和携带状况初步调查
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
牧羊犬
耶尔森菌
调查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南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流行特征及防控对策
来源期刊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鼠疫疫源地 流行特征 鼠疫菌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4
页数 6页 分类号 R516.8|R181.8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15/j.cnki.jbyfkztb.1912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席进孝 29 60 5.0 7.0
2 徐大琴 19 20 3.0 4.0
3 王鼎盛 25 54 5.0 7.0
4 王平贵 18 109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鼠疫疫源地
流行特征
鼠疫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双月刊
1000-3711
65-1102/R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碱泉一街380号
58-95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4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10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