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实现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电池内部接触压力的均匀性与电堆内单电池之间接触压力的一致性为目的,建立了一种具有非线性接触边界条件的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端板的拓扑优化模型.通过研究在一定工作温度下装配荷载对电堆内部接触压力的影响,并综合考虑端板的质量与制造难度,构建了一种适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简化模型.从基于热力耦合的有限元法出发,对燃料电池端板进行以最小质量为目标、最大应力为约束的拓扑优化,并在综合考虑结构形状与拓扑结果的基础上建立端板的几何模型.结果表明,拓扑优化得到的端板结构使电堆内部具有更均匀的接触压力,因此拓扑优化可以为端板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推荐文章
钢带捆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端板拓扑优化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端板
钢带捆扎
拓扑优化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建模与仿真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
电压不均匀性
单电池数量
电流密度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封装载荷优化研究进展
燃料电池堆
质子交换膜
封装载荷
封装压力均匀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端板拓扑优化
来源期刊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拓扑优化 有限元法 热力耦合分析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148
页数 7页 分类号 TM911.4
字数 47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11/dllgxb2020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伟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38 1214 16.0 28.0
2 王浩然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5 25 3.0 5.0
3 宋学官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2 10 2.0 2.0
4 陈超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6 34 2.0 5.0
5 吴私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 2 1 1.0 1.0
6 杨林林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 4 1 1.0 1.0
7 兰海兵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拓扑优化
有限元法
热力耦合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8608
21-1117/N
大16开
大连市理工大学出版社内
8-82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6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9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