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黔东南苗族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往往按照支系、宗族、族群或地域流传有众多民俗节庆.中国加入WTO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资本流动和资本积累迅速进入黔东南苗族社会,面对全球化经济的强势挤压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自我诉求,地方政府、学者群体以及民间社会渐次结成同盟,以历史上形成的民俗节日为媒介,张扬民族节庆文化的地方性特征,转换民族文化的原生论认同心理,转而突出利益驱动的场景论认同,将仪式性、民俗性音乐文化内涵及其行为方式作为地方文化资本积累的资源,进行“地方社会重建”,形成了两条并行的变迁线路,其一是初遇全球化——全球地方化—地方全球化;其二是民俗音乐传统的排他式守望与纯粹性复苏——资源化守望与借入式“发明”——整体性守望与主体性“发明”.
推荐文章
当代黔东南苗族民居平面的改变
吊脚楼
苗族民居
苗寨
平面布置
干栏式木构建筑
对外传播学视角下黔东南苗族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优化对策探讨
黔东南苗族传统节日文化
对外传播
优化对策
少数民族文化
黔东南苗族庭院植物的文化内涵与多样性保护研究
庭院植物
文化内涵
多样性
黔东南
苗族文化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翻译
全球化
文化
文化翻译
实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方全球化——黔东南苗族民俗节庆音乐文化的守望与“发明”
来源期刊 中国音乐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黔东南苗族 民俗节庆音乐文化 地方全球化 文化守望 传统的“发明”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栏目:中国乐派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43
页数 11页 分类号 J60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12/j.cnki.cn11-1379/j.2020.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应华 9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黔东南苗族
民俗节庆音乐文化
地方全球化
文化守望
传统的“发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音乐
双月刊
1002-9923
11-1379/J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德外丝竹园
2-26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99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