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用于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价值.方法 将入选的义乌市精神卫生中心64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纣照组,每组32例,另选取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对照组给予文拉法辛(Venlafaxine)药物治疗,150 mg/d缓释顿服,治疗6周;观察组在给予文拉法辛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高频rTMS治疗,共治疗6周30次.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周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第17版(HAMD-17)评分进行疗效评定,并采用视觉P300检测方法评定和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失配性负波(MMN)、视觉P300指标的变化及其与健康组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HAMD-17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6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MMN中的中央点(Cz)和头皮额点(Fz)的潜伏期均明显延迟,波幅明显低于健康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z脑区波幅升高潜伏期前移,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MM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枕区(Oz)视觉P300的P2、P3潜伏期均明显长于健康组,波幅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靶潜伏期P2、靶潜伏期P3、靶波幅P3分别为(180.2±22.2) ms、(329.3±39.1)ms、(6.1±2.2) μV,分别与组内治疗前[(190.1±25.2) ms、(355.1±44.2) ms、(2.9±1.5)μ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视觉P30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rTMS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有一定疗效,MMN和视觉P300可用于脑卒中后抑郁的康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