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肝脏间叶性错构瘤(MHL)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13例MHL患儿的临床、病理、影像学检查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13例患儿中,男7例,女6例;发病年龄1 ~62个月;肿瘤最大径7~18cm;临床表现为消瘦1例,表现为腹胀、腹部膨隆3例,表现为肝脏或腹部占位9例;影像学检查示CT平扫呈低或等密度影,较大的囊腔内可见条索状分隔影,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实性区呈明显强化,部分患儿病灶边缘可见结节状强化灶.磁共振成像检查示病灶T1加权成像为低信号,T2加权成像为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实性区明显强化.典型的组织学光镜形态为疏松黏液背景中可见比例不等的间叶成分、肝细胞索、胆管和大小不等的囊腔;间叶成分为原始的梭形或星芒状肿瘤细胞组成;5例可见黏液池或小囊腔结构形成.免疫组化特征为间叶成分表达波形蛋白(13/13)、α-平滑肌肌动蛋白(9/13)及结蛋白(7/13),胆管上皮表达广谱角蛋白(13/13)、角蛋白7(13/13),肝细胞索弥漫表达Hepatocyte(13/13)及胆汁酸盐输出泵(13/13).13例均接受手术切除,预后良好,随访均无复发.结论 MHL是一种好发于婴幼儿的罕见肝脏肿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无特异性,治疗上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预后良好,独特的病理学特征可以很好地帮助明确诊断.
推荐文章
肝间叶性错构瘤9例临床病理及预后观察
肝脏肿瘤
间叶性错构瘤
诊断
预后
回顾性分析小儿肝脏间叶性错构瘤的CT表现及病理对照
肝肿瘤
错构瘤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成人肝脏间叶性错构瘤的超声表现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肝肿瘤/影像诊断
间叶性错构瘤,肝
超声检查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临床病理分析
纤维性错构瘤
婴儿
诊断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脏间叶性错构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浙江医学 学科
关键词 肝脏间叶性错构瘤 病理学 诊断 鉴别 预后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诊治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7-499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0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56/j.issn.1006-2785.2020.42.5.2019-9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莲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病理科 92 266 8.0 11.0
2 马阳阳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病理科 28 40 4.0 5.0
3 楼毅 杭州市儿童医院外科 8 16 3.0 3.0
4 齐广伟 杭州市儿童医院病理科 5 5 2.0 2.0
5 郑佳 杭州市儿童医院预防保健科 6 3 1.0 1.0
6 杨泽然 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病理科 6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脏间叶性错构瘤
病理学
诊断
鉴别
预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医学
半月刊
1006-2785
33-1109/R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十一楼
32-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57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37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