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测京津冀地区高速铁路沿线区域的不均匀沉降,利用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的干涉点目标时序分析技术,借助C波段SAR卫星序列在2015年11月至2018年3月间获取的51景降轨影像数据,提取研究区域的地表形变信息,结合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及人类活动相关资料对沉降漏斗的演化态势进行归因性分析,并对该区域高速铁路沿线地表沉降监测及时序演化态势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研究区域的年沉降速率为20~206mm·a-1,漏斗中心最大累积沉降量达248mm,其中,区域内3条高铁沿线均存在明显的沉降,沉降速率均超过100 mm·a-1,最大值位于高铁路线的雄安县段,漏斗中心沉降速率达185 mm.a-1,累积沉降量为200mm;研究区域的整体沉降趋势稳定,沉降主要归因于人类活动,而高速铁路沿线的沉降与地下水开采密切相关.
推荐文章
高速铁路沿线生态环境影响计算与分析
高速铁路
生态环境
模糊分析
青藏铁路沿线景观保护评价方法研究
青藏铁路
景观美景度、景观敏感度
景观阈值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民国时期滇越铁路沿线货币规模分析
滇越铁路
货币
流动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京津冀地区高速铁路沿线区域地表沉降监测及时序演化态势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铁道科学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高速铁路 不均匀沉降 时序演化 地表形变 监测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
页数 9页 分类号 U231|P642.26
字数 66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632.2020.01.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4)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京津冀地区
高速铁路
不均匀沉降
时序演化
地表形变
监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铁道科学
双月刊
1001-4632
11-2480/U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82-77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