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构建慢性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模型,采用精神运动警觉测试(PVT)研究慢性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脑功能变化的特点.方法 选取30名受试者完成36 h的睡眠剥夺,接续进行5d的睡眠-觉醒节律紊乱,最后进行2d的自由睡眠恢复.试验期间,采用PVT、体动腕表对受试的认知功能、体动睡眠变化进行监测.结果 受试者的脑认知功能随着慢性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持续而逐渐减退.与基线比较,慢性睡眠-觉醒节律紊乱后,PVT指标均有明显的升高,随着睡眠债务累加,脑认知功能逐渐下降.在睡眠-觉醒节律紊乱阶段,受试者日间睡眠的稳定性差.结论 初步构建成功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模型;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睡眠债务的累积迅速,对脑认知功能的影响严重,需引起重视和进一步的研究.
推荐文章
脑卒中病人睡眠-觉醒昼夜节律紊乱的影像学研究
脑梗死
脑出血
睡眠-觉醒昼夜节律紊乱
影像学研究
针刺四神聪对睡眠紊乱模型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针刺
四神聪
睡眠
SOD活性
疾病模型,动物
小鼠
慢性脑低灌注致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及海马α-突触核蛋白变化
慢性脑低灌注
工作记忆
线粒体
海马
大鼠
α突触核蛋白
参考记忆
旷场实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慢性睡眠节律紊乱模型的构建和脑认知变化研究
来源期刊 西南国防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模型 认知 精神运动警觉测试 影响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0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38.63
字数 25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0188.2020.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熙 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神经内科 47 276 9.0 14.0
2 张颖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心理科 92 426 12.0 15.0
3 李博志 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神经内科 1 0 0.0 0.0
4 邵永聪 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 1 0 0.0 0.0
5 葛华 4 0 0.0 0.0
6 詹皓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模型
认知
精神运动警觉测试
影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国防医药
月刊
1004-0188
51-1361/R
大16开
成都市锦江区天仙桥北路12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12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56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