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使用《天津市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中的数据,分析天津沿海赤潮发生的特征.通过分析发现2005-2017年天津海域共发生赤潮30次,累计发生面积4 695 km2.天津沿海赤潮发生主要集中在夏季,又以8月最多,占赤潮发生总数的30%.通过赤潮优势种的分析发现近年来天津海域赤潮生物的优势种类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同时本文从水文气象条件诱发赤潮的角度分析得出了天津沿海最易发生赤潮的天气形势,天津沿海25~27℃水温范围内赤潮发生较多,最适宜赤潮发生的风速为3、4级风,风向为东南风、西南风.
推荐文章
近十年福州沿海赤潮的基本特征研究
赤潮
福州沿海
特征
统计
趋势
空间分布
藻种
广东沿海赤潮的特点及成因研究
赤潮
特点与成因
防患对策
广东沿海
天津近海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分析
天津海域
赤潮
特征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天津沿海赤潮发生的基本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海洋预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天津沿海海域 赤潮 优势种 水文气象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6
页数 5页 分类号 X55
字数 36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37/j.issn.1003-0239.2020.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希彬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天津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21 138 7.0 11.0
2 王鲁宁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天津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5 22 2.0 4.0
3 崔健 9 58 5.0 7.0
4 张琪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天津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5 1 1.0 1.0
5 孙家伟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天津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5 26 3.0 5.0
6 冯延竹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天津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6)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天津沿海海域
赤潮
优势种
水文气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预报
双月刊
1003-0239
11-1837/P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8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6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3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