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川西北地区双鱼石构造单元栖霞组发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通过岩芯观察、铸体薄片、物性测试、压汞实验以及CT扫描等手段对储层岩性、孔喉结构、储层分类评价、产能贡献等研究表明:双鱼石构造单元栖霞组储层岩性以白云岩为主,储层空间以孔、洞为主,储层类型以裂缝-孔洞型、孔洞型储层占优;裂缝-溶孔型储层、裂缝-孔洞型储层的产能贡献率> 90%.
推荐文章
川西北地区栖霞组白云岩储集层研究
栖霞组
白云岩
储集层
川西北地区
川西北地区双鱼石区块栖霞组膝折褶皱的发现及其油气意义
逆冲断块
构造变形
膝折带
中二叠世
整装气藏
四川盆地
双鱼石区块
龙门山前带
川西北地区双鱼石区块二叠系栖霞组气藏储层特征及 高产模式
滩控岩溶
储层特征
高产主控因素
中二叠世
四川盆地
双鱼石区块
川西北栖霞组优质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川西北
栖霞组
白云岩储层
滩相
溶蚀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西北地区栖霞组气藏的储集类型及不同储层对产能的贡献率
来源期刊 地质找矿论丛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双鱼石构造单元 栖霞组 储集空间 储集类型 产能贡献率 川西北地区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72
页数 9页 分类号 TE122.2
字数 58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6053/j.issn.1001-1412.2020.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连进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5 18 2.0 4.0
2 唐洪明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84 775 14.0 23.0
3 王俊杰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14 17 3.0 3.0
4 兰雪梅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 2 1.0 1.0
5 唐钏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7)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鱼石构造单元
栖霞组
储集空间
储集类型
产能贡献率
川西北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找矿论丛
季刊
1001-1412
12-1131/P
大16开
天津市河东区友爱东道平房4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2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06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