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陆态网的观测数据,开展非差无电离层组合PPP实验,分析了GPT/GMF和GPT2w/VMF1对流层模型在我国境内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陆态网基准站坐标的水平分量上,二者的吻合性较好;但在高程分量上,二者的差异性较大,大约有33%的站坐标高程分量的差异超过10mm,这些基准站集中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地区。采用非差模式解算我国西部海拔较高地区的GNSS测站观测数据时,建议选择最新、精度最高且完全公开的GPT2w/VMF1模型。
推荐文章
广西地区GPT2w对流层延迟模型适用性分析
GPT2w模型
加权平均温度
对流层天顶延迟
广西地区
基于GPT2w模型计算中国地区对流层加权平均温度的精度分析
GPT2w模型
加权平均温度
大气水汽
中国地区
高纬度地区GPT2w模型的适应性分析
GPT2w模型
天顶对流层湿延迟
天顶对流层延迟
精密单点定位
新疆地区GPT2w模型计算加权平均温度适用性分析
新疆地区
GPT2w模型
加权平均温度
地基GNSS大气水汽反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GPT/GMF和GPT2w/VMF1对流层模型在我国境内的适用性分析
来源期刊 测绘科学与工程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对流层模型 GPT/GMF GPT2w/VMF1 映射函数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8
页数 7页 分类号 P22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对流层模型
GPT/GMF
GPT2w/VMF1
映射函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测绘科学与工程
双月刊
2095-4557
61-1425/P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中段1号
出版文献量(篇)
2005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