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消费社会商品的象征意义对于消费者行为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为商品赋予象征意义成为营销的重要内容.学术界往往忽视商品和品牌意义构建的关系,将它们割裂开来.本文借助符号学的方法,提出解释商品象征意义形成机制的分析框架,该框架将消费者视为商品象征意义的积极的建构者,而非商品意义消极的接收者,并将商品象征意义的形成概括为几个关键的过程.最后本文讨论了该分析框架对营销观念的意义.
推荐文章
符号学视角下无印良品的反品牌建构
符号
反品牌
无印良品
空符号
游戏动漫设计中的符号学研究
游戏动漫
符号化
不同类别符号
符号特性
符号学语境下京族哈节传播路径创新研究
京族哈节
符号价值
传播路径
符号学视阈下的品牌塑造 ——以百事打造年轻化调性为例
广告符号
意义三角模型
百事可乐
年轻化调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回到商品表征:对品牌理论的一个符号学追溯
来源期刊 符号与传媒 学科
关键词 象征意义 形成机制 商品 品牌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传播符号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5-194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80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760/b.cnki.sam.202001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楠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 10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象征意义
形成机制
商品
品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符号与传媒
半年刊
32开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