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优化客运枢纽标识系统设计,解决其指引功效评估的难题,以寻路理论为基础,利用建筑信息建模(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搭建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场景,通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完成虚拟现实环境下的沉浸式寻路实验,从而获取以寻路时间、转错弯次数及停驻观望次数为指标的被试寻路特征,进而采用灰色近优综合评价方法,实现基于BIM+VR技术的多指标条件下综合客运枢纽标识系统评估及优化. 结果表明,标识系统设计对被试寻路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较于旧版标识系统,被试在新版标识系统环境下流线1中的寻路时间及停驻观望次数显著性降低,转错弯次数无明显差异. 同时,被试在新版标识系统环境下流线2中的寻路时间及转错弯次数显著性降低,停驻观望次数无明显差异. 新版标识系统近优度大于旧版标识系统,即新版标识系统综合指引功效优于旧版. 研究形成以BIM+VR技术为基础、以乘客空间认知为导向的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标识系统一般性评估方法,为其他封闭空间标识系统优化设计研究提供基础.
推荐文章
“BIM+VR”技术在地铁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地铁施工
安全管理
“BIM+VR”技术
BIM+VR技术在印尼某电厂项目中的应用
BIM
虚拟现实技术
轻量化
二维码
综合客运枢纽网络空间结构分析
综合客运枢纽
空间布局
网络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BIM+VR技术的客运枢纽标识系统综合评估方法
来源期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客运枢纽 标识系统 寻路理论 建筑信息建模(BIM) 虚拟现实(VR) 评估及优化方法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7
页数 7页 分类号 U492.1
字数 60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36/bjutxb2018070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晓华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北京市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 102 596 13.0 19.0
2 王冰冰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37 157 7.0 11.0
3 任贵超 1 0 0.0 0.0
4 陈志雄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北京市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客运枢纽
标识系统
寻路理论
建筑信息建模(BIM)
虚拟现实(VR)
评估及优化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月刊
0254-0037
11-2286/T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2-86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96
总下载数(次)
2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