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V+到+X”构式可归为“动结式”,与其相近的构式主要有“V+着+X”“V+见+X”“V+成+X”“V+住+X”“V+在+X”五种。教学领域的已有研究主要涉及习得分析、教材考察等方面,目前尚缺乏结合教学实际的研究。对此,我们采取综合教学法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依托网络视频微课模式,结合教学前测与后测的对比分析展开实证研究。
推荐文章
低能V+注入花生种子的深度研究
离子注入
花生种子
扫描电子显微镜
深度分布
“X侠”构式的演化与认知机制
“X侠”
构式语法
演化
概念整合
论N对句式"V+的+是+N"歧义的影响和制约
生命度
语义特征
指称概率
“微 X”构式的认知模型分析
理想化认知模型(ICM)
原型效应
"微X"构式
统计学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V+到+X”构式网络教学实证研究
来源期刊 世界华文教学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V+到+X”构式 网络微课 汉语综合教学法 华文教学 实证研究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92
页数 24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淑杰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V+到+X”构式
网络微课
汉语综合教学法
华文教学
实证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华文教学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