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商业银行代销私募基金案件中,我国司法裁判中存在否认投资者与代销银行之间存在金融服务合同关系,没有贯彻投资者适当性原则,举证责任分配不当等问题.另外,将私募产品混同公募基金,没有适用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制度.这些问题导致作为金融消费者的私募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司法的应有保护.作为金融消费者的私募基金份额持有人,需要进行适当的倾斜保护或特别保护.法律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是通过赋予金融消费者更多的权利,课以金融服务提供者更多的义务来实现的,以矫正金融消费者相对金融服务提供者的弱势地位.应当呼应金融消费者弱势地位,完善相关裁判标准:不以代理关系否认合同关系,畅通金融消费者的维权途径;贯彻金融消费者适当性原则,维护其合法权益;区分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适用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制度;依据公平原则,加大金融服务提供者的举证责任.
推荐文章
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变革方向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跨界整合
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
商业银行
金融市场
业务发展
全流程风险管理视角下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路径研究
绿色金融
全流程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
大数据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客户信息保护研究
大数据金融
商业银行
客户信息保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商业银行代销私募基金案件裁判标准的反思——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视角
来源期刊 经济法论丛 学科
关键词 私募基金产品 司法裁判规则 投资者适当性原则 合格投资者制度 举证责任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财税金融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3-177
页数 2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12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私募基金产品
司法裁判规则
投资者适当性原则
合格投资者制度
举证责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经济法论丛
半年刊
32开
湖南长沙麓山南路中南大学南校区法学院302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7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