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百丈隧道左洞ZK152+433~ZK152+463段穿越流塑状富水破碎带施工时反复出现变形侵限、塌方等情况,给工程施工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详细阐述了施工过程中采取的各种处治措施,总结了不同处治方案和效果,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隧道结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流塑状富水破碎带,加密超前支护是防止开挖时围岩出现较大变形或者坍塌的最有效措施.百丈隧道流塑状富水破碎带最终采用了每榀钢架(钢架间距50 cm)都打设一环3.5 m长?51自进式锚杆的超前支护方式,即每个断面都有7层超前支护,最终有效控制了开挖后围岩变形,避免衬砌侵限与塌方;(2)对于流塑状富水破碎带,加固围岩尤其是边墙与基底处围岩非常重要,可有效减少开挖过程中衬砌的整体式下沉.采用抛石挤淤+注浆的方式进行边墙与基底围岩加固,其效果比采用单纯注浆方式好得多;(3)对于外部荷载较明确的隧道,采用计算分析结合工程经验的方式确定衬砌支护参数,既能保证隧道结构安全,又使其经济合理;(4)在双车道隧道施工中,采用三台阶法施工,应尽量缩短台阶长度,使初期支护及时封闭成环,从而可以较好地控制围岩变形.
推荐文章
富水破碎带地层 TBM 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
地铁
破碎带
数值计算
围岩变形
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研究
富水断层破碎带
地质探测
超前管棚
台阶法开挖
加强初期支护
隧道富水段施工技术研究
隧道
富水段
塌方
安全隐患
隧道断层破碎带赶水的施工技术分析
隧道施工
破碎带
小导管支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百丈隧道穿越流塑状富水破碎带施工措施及其安全性评价
来源期刊 现代隧道技术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隧道 流塑状富水破碎带 侵限 塌方 处治措施 数值分析 经验总结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施工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6-183
页数 8页 分类号 U455
字数 45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807/j.cnki.mtt.2020.02.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波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7 935 18.0 26.0
2 张兆杰 19 22 3.0 4.0
3 田尚志 18 52 3.0 7.0
4 田志宇 28 62 5.0 7.0
5 杨枫 6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隧道
流塑状富水破碎带
侵限
塌方
处治措施
数值分析
经验总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隧道技术
双月刊
1009-6582
51-1600/U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古楠街97号
62-197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7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09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