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聚酰亚胺(PI)以其优异的耐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及介电性能,在航空航天、微电子、光电工程、液晶显示、分离膜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传统PI显示棕色或棕黄色,限制了其在光电工程领域的应用.因此,近年来发展耐高温无色透明PI备受关注.针对近年来国内外耐高温无色透明PI的研究现状,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总结了耐高温无色透明PI的制备策略,包括引入强电负性基团、脂环结构、大取代基团、不对称和刚性非共平面结构,以及可聚合的无机纳米粒子等;并讨论了分子结构对PI的热稳定性、尺寸稳定性、光学性能、溶解性等的影响;最后对耐高温无色透明PI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推荐文章
耐高温聚酰亚胺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聚酰亚胺
胶粘剂
耐高温
粘接性能
耐高温无色透明聚酰亚胺/SiO2纳米复合薄膜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耐高温
透明材料
聚酰亚胺
纳米复合材料
低热膨胀系数
发动机用耐高温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发动机
热固性聚酰亚胺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基于杂环结构的耐高温聚酰亚胺材料研究进展
聚酰亚胺
杂环
耐高温
合成
聚合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耐高温无色透明聚酰亚胺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功能高分子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分子结构设计 热性能 光学性能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特约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0-332
页数 13页 分类号 TQ323.7
字数 88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133/j.cnki.1008-9357.201907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俞燕蕾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 17 74 5.0 8.0
2 兰中旭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 3 10 1.0 3.0
3 韦嘉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 7 44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5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酰亚胺
分子结构设计
热性能
光学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功能高分子学报
双月刊
1008-9357
31-1633/O6
大16开
上海市梅陇路130号
4-629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9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90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