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工作服细菌污染情况,评估增加清洗频次措施的干预效果.方法 在内科、外科、门诊医技、重点部门共8个科室各抽10件医护人员工作服,于工作服穿后第1、3、5、7天对袖口、衣腹部、口袋处进行采样及细菌培养,根据检测结果和卫生标准,进行更换并进行院感知识培训.结果 干预前医护人员工作服在穿后第1天和第3天的细菌超标率均为0%,第5天和第7天细菌超标率分别为42.5%、67.5%,四次采样之间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5.674,P<0.001),随着穿工作服天数增加,细菌超标率有上升趋势(x2趋势=481.329,P<0.001);干预后,医护人员工作服染菌量超标率均为0%.结论 医护人员工作服染菌量随着穿着时间增加,细菌污染程度有增加趋势.医疗机构应根据风险等级管理的不同,制定合理的工作服更换清洗频率,以减少病原菌交叉污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
推荐文章
综合性医院医护人员工作服细菌污染监测分析
医务人员
工作服
细菌污染量
监测
医院感染
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研究进展
医护人员
工作压力
应对
职业健康
病区工作服细菌污染现状分析1)
工作服
细菌数
监测
医院感染
医护人员工作负荷与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相关性探讨
工作负荷
职业倦怠
医疗质量
病人安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某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工作服细菌污染监测及干预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工作服 染菌量 干预研究 医院感染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19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837/j.cnki.ahyf.2020.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锡瑶 9 96 6.0 9.0
2 吴贻乐 4 30 3.0 4.0
3 胡小骞 2 6 1.0 2.0
4 李若洁 10 95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工作服
染菌量
干预研究
医院感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7-1040
34-1154/R
大16开
合肥市繁华大道12560号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2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