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章采用批次培养方式研究双胞旋沟藻(Cochlodinium geminatum)、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globosa)、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subcordiformis)和眼点拟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在不同碳(C)、氮(N)、磷(P)条件下的生长特性,以期为养殖尾水的原位处理筛选优良藻种(株).结果 表明,这7种微藻的比生长速率与C、N、P浓度总体呈正相关.相较对照组,C对旋沟藻、骨条藻和拟微绿球藻比生长速率的促进作用分别为35%、19%和19%,P对比生长速率的最大促进作用介于25.01%~446.60%,硝酸盐为16.54%~77.52%,铵盐为15.79%~88.82%,尿素为25.16%~71.43%.7种微藻的最大比生长速率与细胞体积总体呈负相关,棕囊藻的比生长速率最高,拟微绿球藻和扁藻最大比生长速率与其他藻华种相比无显著差别.微藻的氮磷吸收速率随细胞体积增加呈升高趋势,单位氮磷利用效率随细胞体积增加呈降低趋势.培养液中P吸收速率显著高于N,氮磷比均呈升高趋势.眼点拟微绿球藻和亚心形扁藻可用于养殖尾水氮磷的快速去除.
推荐文章
不同起始密度对3种赤潮微藻种群增长的影响
起始密度
种群密度
赤潮异弯藻
亚历山大藻
中肋骨条藻
CO2加富对3种赤潮微藻种群增长的影响
CO2加富
种群细胞数
赤潮异弯藻
亚历山大藻
中肋骨条藻
山仔水库微囊藻营养盐增长潜力分析
营养盐
微囊藻
增长潜力
浮游植物
内陆水库
2种赤潮藻种群向海洋尖尾藻种群的演替
海洋尖尾藻
海洋卡盾藻
东海原甲藻
摄食
种群演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碳、氮、磷营养对7种海洋微藻种群增长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南方水产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赤潮藻 饵料微藻 生源要素 氮磷吸收 比生长速率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97
页数 11页 分类号 Q178
字数 75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131/2019008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祚屹 3 0 0.0 0.0
2 何宁 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5 7 2.0 2.0
3 寇杰锋 3 1 1.0 1.0
4 綦世斌 2 0 0.0 0.0
5 孙凯峰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6)
共引文献  (228)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3(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4(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6(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7(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8(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9(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0(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1(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2(1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赤潮藻
饵料微藻
生源要素
氮磷吸收
比生长速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方水产科学
双月刊
2095-0780
44-1683/S
大16开
广州市新港西路231号
46-65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7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57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