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非虚构”一词在中国的发展,不论是作为一种概念写作、标签写作还是其他写作,所推出后造成的理论困惑和现实混乱,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于报告文学这一严肃文体的理论认知.清醒地看待“非虚构”一词的困惑,厘清“非虚构”写作的怪现象,把握其本质,才有助于真正建立起以真实性为本质属性的报告文学的文体自觉和理论自信,推动和繁荣报告文学创作.
推荐文章
非虚构作品——当代值得重视的创新文体
非虚构作品
重视
创新
文体
我国非虚构励志类图书出版研究
非虚构图书
励志
改进措施
“居然”一词露真情
“居然”
真情
情感
境界
微信公众号媒介机制下中国非虚构写作发展反思
媒介
媒介环境学
微信公众号
非虚构写作
符号环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虚构”一词的困惑
来源期刊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报告文学 非虚构 非虚构小说 真实性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报告文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3
页数 3页 分类号 I207.5
字数 36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161/j.issn.1008-0597.2020.01.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报告文学
非虚构
非虚构小说
真实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季刊
1008-0597
15-1191/G4
大16开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新华东街34号
16-148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3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632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