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2015—2017年秋冬季在江苏北部观测到12次雾过程的雾滴谱数据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轻雾、大雾、浓雾、强浓雾和特强浓雾等级下的微物理特征量及雾滴谱分布,并通过一次雾过程的分析,探讨了不同雾等级下的主要微物理过程.结果表明:随着雾等级的提升,雾滴数浓度、含水量增长明显,而轻雾、大雾和浓雾的雾滴平均直径和最大直径差异不大,但当能见度小于200 m时,平均直径和最大直径显著增大;能见度下降时,平均数浓度谱和含水量谱的谱线上抬,从浓雾到强浓雾,粒径大于10μm的大雾滴增长明显;雾滴数浓度主要由小雾滴控制,雾滴含水量受大雾滴影响;东海县郊平均的雾滴含水量与南京观测结果相差不大,但雾滴数浓度仅为南京的一半左右,平均直径大约是南京的2.3倍;个例分析中,能见度从1000 m下降到50 m,凝结核活化并凝结增长是主要微物理过程,但可凝结水汽是影响该过程效果的一个重要因子,可使雾滴数浓度和平均直径呈现不同的相关关系;能见度降到50 m以下时,碰并过程效果显著;日出后雾滴蒸发作用显现并逐步增强.
推荐文章
宏观坡向对不同等级降水的影响
气象学
等级降水
主次降水方位
坡向
衬砌背后空洞对不同等级围岩的影响分析
隧道病害
衬砌背后空洞
数值模拟
位移
内力
中国不同等级雾日的气候特征
等级划分
气候特征
趋势分析
2017年3月江苏北部一次雷雨大风天气过程分析
雷雨大风
冷空气
环流形势
温度直减率
水汽条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江苏北部不同等级雾的微物理结构及个例分析
来源期刊 气象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能见度 雾等级 微物理结构 物理过程 江苏北部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1-704
页数 14页 分类号 P426.4
字数 100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76/qxxb2020.04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6)
共引文献  (270)
参考文献  (4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1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2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7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7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8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2(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199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5(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2(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5(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6(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7(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4)
2008(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1)
2009(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0(4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1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2(3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3(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能见度
雾等级
微物理结构
物理过程
江苏北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学报
双月刊
0577-6619
11-2006/P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46号
2-368
192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4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47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