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西方文论分为在西方的西语西方文论和在中国的汉译西方文论。前者中国学者无法施加影响,后者渗透了中国学者的主体性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受到广泛欢迎并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延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文艺理论为代表的中国话语建构不断强化。改革开放后进入中国的20世纪西方文论中,尽管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但是其主流和核心依然是和马克思主义文论有学术亲缘关系或相通相近的西方文论,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左翼文论、后斯大林时代的苏联文论等,第二国际领导人的“修正主义”文论、中世纪文论、同性恋文论等则受到冷遇或拒斥,始终位于边缘地带。汉译西方文论清晰地映照出了西方文论接受中的中国主体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西方文论到马列文论:文化身份挪移与中国主体建构
来源期刊 中国文学批评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西语西方文论 汉译西方文论 马列文论 主体性 话语建构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2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I2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代迅 厦门大学中文系 17 30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西语西方文论
汉译西方文论
马列文论
主体性
话语建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文学批评
季刊
2095-9990
10-1314/I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
82-346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