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艺术与科技往往被认为是具有较大差异的"两种文化",但像塞缪尔·摩斯这样的案例则打开了另一种看待两种文化的视角:从个体层面来看待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可能,并由此反思我们在创造、教育与研究中如何促进两者的融合,从而实现新型"全才"的可能。尤其是数字技术与生成艺术的出现为思考艺术与科技的未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推荐文章
试论艺术教育在本科护理教育中的作用
艺术教育
艺术素质
人文素质
护理教育
论艺术创造及审美与艺术教育之关系
艺术创造
艺术审美
艺术教育
艺术家
艺术审美群体
艺术呈现图片提高课堂艺术
图片呈现
课堂教学
艺术性
有效性
浅论艺术与科学的渗透与交融
构图
人物群像
人文内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论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个体呈现
来源期刊 中国文艺评论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艺术与科技 数字艺术 塞缪尔 摩斯 新型“全才”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100
页数 9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静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72 366 11.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艺术与科技
数字艺术
塞缪尔
摩斯
新型“全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文艺评论
月刊
2096-0395
10-1342/J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32号楼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