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1型发作性睡病夜间睡眠的结构特点.方法 收集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11例和有日间嗜睡但排除相关睡眠疾病的儿童20例.使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整夜(>7 h)连续包括16导脑电图的视频多导睡眠监测(PSG),并于次日进行5次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型发作性睡病组在入睡后觉醒时间占总卧床时间的百分比(WASO%)、非快速眼球运动(NREM)1期睡眠期比例(N1%)增加[17.60(13.10)vs 5.00(12.80),P<0.05;(19.93±12.00)vs(10.12±5.63),P<0.05],入睡潜伏期、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潜伏期缩短[5.50 min(11.50 min)vs 13.50 min(22.87 min),P<0.05;(93.50±106.61)min vs(157.47±65.74)min,P<0.05],NREM 3期睡眠期比例(N3%)减少[(17.50±5.60)vs(24.48±7.60),P<0.05];但睡眠效率、NREM 2期睡眠期比例(N2%)、REM睡眠期比例(R%)、醒觉指数、睡眠期周期性腿动指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存在夜间睡眠结构紊乱、睡眠片段化现象.
推荐文章
应用多导睡眠脑电图早期诊断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研究
发作性睡病
多导睡眠监测
睡眠潜伏期
15例儿童发作性睡病临床特征分析
发作性睡病
多导睡眠图
MSLT
发作性睡病7例临床分析
发作性睡病
多导睡眠图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
嗜睡
猝倒
发作性睡病12例临床分析
发作性睡病
睡眠四联症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1例1型发作性睡病睡眠结构的多导睡眠图分析
来源期刊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睡眠 分泌素 下丘脑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38.63
字数 325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8)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发作性睡病
睡眠
分泌素
下丘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2-4194
35-1192/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学园路1号
34-66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3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35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