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纳米节点利用太赫兹通信能获得极高的传输速率,节点间的通信以及协调访问太赫兹信道都需要媒质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协议.由于太赫兹信道的分子吸收噪声和纳米设备资源受限等特性,经典的MAC协议已不再适用.针对基于时域扩展开关键控(time spread on-off keying,TS-OOK)的太赫兹传感器网络的数据传输存在连续碰撞的问题以及纳米节点能量非常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采集的分布式时分多址协议(distributed energy harvesting-based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DEH-TDMA).该协议引入压电式纳米能量采集系统,首先将纳米节点剩余能量和缓存区的数据包数量作为状态信息构建Markov决策过程模型,并根据节点的数据包传输量和能耗来设计收益函数,然后求解出最优策略,最终纳米节点根据自身状态和最优策略动态接入信道.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在延长网络生命周期方面存在优势.
推荐文章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时分多址通信协议的实现
8051单片机
时分多址(TDMA)通信协议
嵌入式系统
C51程序
基于集中式时分多址的MAC协议
车联网
媒介接入控制
时分多址
路边设备
时隙分配
传输碰撞
网络化弹药的临时集中控制轮询时分多址协议
网络化弹药
时分多址
轮询
集中控制
采用时分多址的主动式高动态传感器路由协议
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
路由协议
时分多址
鲁棒性
动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能量采集的分布式时分多址协议
来源期刊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纳米网 太赫兹带 媒质接入控制 时分多址 能量采集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网络与信息安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93-1403
页数 11页 分类号 TP212.9|TN929.5
字数 111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44/issn1000-1239.2020.2019026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妍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8 42 2.0 6.0
2 徐娟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4 20 2.0 2.0
3 张茸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 2 1.0 1.0
4 阚佳丽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网
太赫兹带
媒质接入控制
时分多址
能量采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月刊
1000-1239
11-1777/TP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科学院南路6号
2-654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53
总下载数(次)
3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