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气候变化导致全球热浪灾害事件频发.湿球黑球温度综合考虑了温度和湿度协同作用,相较于单独的温度指标更能表征热浪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基于该指数定义热浪,利用CMIP5多模式温度和相对湿度模拟数据以及SSP3人口数据,量化并分析了未来全球及区域尺度热浪的人口暴露度变化以及造成暴露度变化的各因素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过去(1986—2005年)暴露度的分布主要受人口分布的影响,印度次大陆以及中国东部、东南沿海地区是暴露度高值区,未来(2081—2100年)热带地区暴露度的增加尤为明显;(2)全球区域间暴露度变化差异显著,未来南亚地区平均暴露度的增幅最大,接近3×104万人?d,而澳大利亚北部、亚洲北部、加拿大地区平均暴露度的增幅不足100万人?d;(3)气候和人口因素共同作用是造成绝大多数热带地区暴露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而对于中高纬度地区来说,气候要素的贡献率最大;(4)气候和人口因素共同作用对全球暴露度变化的贡献占据主导地位.
推荐文章
RF MLCC热应力分析
有限元
热应力
片式射频多层陶瓷电容器
热冲击
端电极厚度
基于有限单元法的铸件热应力场数值模拟
铸件热应力场
数值模拟
有限单元法
紧固件连接部位热应力分析的理论算法
热应力
紧固件
连接
算法
基于ANSYS的ITER重力支撑系统的热应力分析
ITER重力支撑系统
有限元
周期对称性
热分析
耦合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全球热浪人口暴露度预估——基于热应力指数
来源期刊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学科
关键词 热浪灾害 湿球黑球温度 人口暴露度 全球 预估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气候变化的灾害效应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432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19.25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宁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04 5119 38.0 59.0
2 王芳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2 2968 29.0 47.0
3 陈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48 4761 35.0 57.0
4 张正涛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7 205 7.0 14.0
5 刘佳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浪灾害
湿球黑球温度
人口暴露度
全球
预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双月刊
1673-1719
11-5368/P
大16开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6号国家气候中心
80-463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79
总下载数(次)
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