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民族文化身份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地被建构的,而这样的建构,通常也体现在某些称谓的变化上.本文以傣族传统节庆仪式“泼水节”的话语表达为考察对象,结合文献及田野调查,较为详细地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同时期这一节日的称谓变化,并由此探析傣族作为跨界民族的文化身份是如何随着这一节日称谓的变化而不断被建构的.从纵向看,跨界民族文化身份既有“境内化”的历史需求,也伴随着“跨越边界”的时代必然,跨界民族文化身份的建构与再建构并非简单地相对,背后更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元动因.当前,我国国家话语再提“傣历新年”,在相同的族源属性与文化认同下,我国傣族与澜湄流域的主体民族共建“傣泰文化共同体”成为了助推“一带一路”倡议传播的积极实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当代傣族“泼水节”的话语流变研究
来源期刊 新闻大学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泼水节” 傣族 话语流变 文化身份 “傣泰文化共同体”
年,卷(期) 2020,(9) 所属期刊栏目 媒介与文化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18
页数 12页 分类号 G20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海贵 63 287 10.0 15.0
2 柳盈莹 3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8)
共引文献  (19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泼水节”
傣族
话语流变
文化身份
“傣泰文化共同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闻大学
月刊
1006-1460
31-1157/G2
大16开
上海市邯郸路440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内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18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218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