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建立锂离子电池组风冷结构初始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理论,用Fluent软件进行温度场和流场仿真.根据仿真结果,考虑进风角度、出风角度和电池间距等3种因素,基于正交试验进行多目标优化.以电池组最高温度和温差的最小化作为目标,经多次迭代计算,得出局部最优方案:进风区域左端高度为9 mm(进风角度2.74°),出风口高度为28 mm(出风角度2°),电池间距公差值为0.4 mm.与初始模型相比,优化模型的电池组最高温度降低9.55%,温差下降25.89%.
推荐文章
锂离子电池组间接接触液冷散热结构研究
车辆工程
锂离子电池
液冷
热分析
锂离子电池组充电均衡控制系统分析
锂离子电池组
新能源汽车
均衡控制策略
SOC估算
笔记本电脑用锂离子电池组失效分析
笔记本电脑
锂离子电池组
失效分析
一致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锂离子电池组风冷散热结构的优化
来源期刊 电池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风冷 正交试验 多目标优化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6-27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912.9
字数 43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535/j.1001-1579.2020.03.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臧孟炎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50 346 11.0 16.0
2 戴海燕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20 43 3.0 6.0
3 李淼林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13 55 5.0 7.0
4 李长玉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29 37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离子电池
风冷
正交试验
多目标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池
双月刊
1001-1579
43-1129/TM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仰天湖新村1号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1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238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