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中分离到1株絮凝率高达80.0%的高絮凝活性菌株JP,结合其序列比对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菌株JP被鉴定为Pseudoalteromonas undina.通过Illumina测序平台对菌株JP进行基因组框架序列扫描测序,获得20个总长度为4046116 bp的框架序列,在这些框架序列中共预测到14个rRNA、87个tRNA和3746个基因,注释结果表明其主要参与肽聚糖、脂多糖、氨基糖、核苷酸糖、淀粉、蔗糖、果糖、甘露糖的生物代谢.产胞外多糖类絮凝剂代谢途径中关键前体、重复寡糖单元和调控基因均有发现,虽未找到eps基因簇,推测其可能具有与eps基因簇相似的基因承担对应的功能.
推荐文章
1株西藏牦牛巴氏杆菌全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牦牛巴氏杆菌
全基因组测序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功能基因组学及其研究方法
功能基因组
蛋白质组
从表型到基因
从基因到表型
差异杂交
DNA芯片
基于分子表型的脑胶质瘤影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胶质瘤
影像基因组学
影像学
基因分析
生态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生态基因组学
模式生物
环境响应
进化
入侵
相互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产絮凝剂菌株Pseudoalteromonas undina JP的表型特征及基因组学分析
来源期刊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 产絮凝剂菌株 Pseudoalteromonas undina 基因组测序 胞外多糖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8-393,414
页数 7页 分类号 X703.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830X.2020.05.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
产絮凝剂菌株
Pseudoalteromonas undina
基因组测序
胞外多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2096-4730
33-1404/P
大16开
浙江省舟山市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7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12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