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南方农业学报       
摘要:
[目的]探索FeS、电石渣和菌渣对砷污染土壤的稳定效果及抗酸雨淋溶能力,为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分别投加质量比为2%的FeS、电石渣和菌渣到砷污染土壤进行稳定化处理,分析不同稳定处理砷的浸出毒性、生物有效性和赋存形态,并通过模拟酸雨试验分析稳定处理后砷污染土壤的抗酸雨淋溶特征.[结果]各稳定处理土壤砷的浸出毒性和生物有效性排序均为污染原土>菌渣组>电石渣组>FeS组;FeS对砷的稳定效果最佳,其处理土壤砷的浸出浓度按照国标硫酸—硝酸法(SNP)、美国毒性浸出程序(TCLP)、化学提取法(CE)和生理原理提取法(PBET)顺序分别为0.90、0.68、3.14和0.15 mg/L.稳定处理降低了土壤易溶态砷含量,FeS组降幅最大,达18.51%,主要将易溶态砷转化为铁型砷;电石渣组次之,主要将易溶态砷转化为钙型砷及部分铁型砷和铝型砷;菌渣组降幅最小,仅为9.23%.模拟酸雨淋溶试验结果表明,淋出液砷的浓度在污染原土最高,其淋洗至第15 d时砷的浓度仍有7.03 mg/L,但呈降低趋势;电石渣组居高不下;菌渣组呈先升高后降低至平稳的变化趋势;FeS组下降至低水平保持平稳;不同稳定处理土壤淋出液pH均升高.淋洗后,各处理土壤总砷含量降幅排序为污染原土>菌渣组>电石渣组>FeS组,污染原土降幅最大,达25.34%,主要降低易溶态砷;FeS组降幅最小,仅为4.89%,主要降低少量易溶态砷和铝型砷;电石渣组和菌渣组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结论]FeS对砷稳定效果好,抗酸雨淋溶能力强,能有效降低土壤砷的浸出毒性和生物有效性;菌渣和电石渣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适合作辅助剂增强稳定效果,但需适量添加电石渣,避免破坏土壤理化性质.
推荐文章
组合稳定剂修复锑污染土壤研究
生物炭
蛭石
沸石
锑污染
不同稳定剂对雪莲果浑浊汁稳定性的影响
雪莲果
浑浊汁
稳定剂
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稳定剂对砷污染土壤的稳定效果及抗酸雨淋溶能力
来源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土壤 稳定处理 浸出毒性 生物有效性 模拟酸雨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生理生化·土壤肥料·农业生态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0-1368
页数 9页 分类号 S15|X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191.2020.06.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烈善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 42 531 12.0 22.0
2 李素霞 北部湾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6 3 1.0 1.0
3 林俊良 北部湾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5 0 0.0 0.0
4 杨斌 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38)
共引文献  (298)
参考文献  (4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8(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19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1(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2(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3(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4(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5(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0)
200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7(3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8(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09(4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3)
2011(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12(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3(51)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14(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5(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6(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7(14)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
稳定处理
浸出毒性
生物有效性
模拟酸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方农业学报
月刊
2095-1191
45-1381/S
大16开
196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