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四大名旦”的称谓,始于京剧,1927年,由北京《顺天时报》刊登“征集五大名伶新剧夺魁投票”产生,五位提名依次为梅兰芳(1894年-1961年)、尚小云(1900年-1976年)、荀慧生(1900年——1968年)、程砚秋(1904年-1958年)、徐碧云(1905年-1971年),各以五本新剧参赛.投票结果,梅以《太真外传》,尚以《摩登伽女》,荀以《丹青引》,程以《红拂传》,徐以《绿珠》,分别当选.五位都是旦角,亦称“五大名旦”.前后持续四年至1931年,因情况有变且多争议,《戏剧月刊》特为此征文,《卷头语》写道:“梅、程、荀、尚四大名旦的声色技艺,究竟高下若何,那是一般的顾曲周郎都很愿意知道的.我们编者可以按着平时观剧的心得,做一个忠实的报告,但恐个人的见解,不能代表群众的心理,为此悬赏征文,应集诸家的评论,择优刊布,以示大公.本期刊布的共计三篇,……他们对于剧学,都有深刻的研究,并且持论维平,不偏私一方,确能代表群众的心理.”作者之一的苏老蚕,独出心裁,以扮相、嗓音、表情、身段、唱功、新剧立项,给“四大名旦”列表评分,最后以梅兰芳565分高居榜首,随即按各人得分以“梅程荀尚”排序定格.(摘录自刘彦君著《梅兰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