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低碳化学与化工       
摘要:
针对液化天然气(LNG)冷能的有效利用,以太阳能为热源,LNG作为冷源将改进的卡琳娜循环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结合建立了一种新式联合循环.采用热力学方法进行分析,并且应用Aspen Plus软件对系统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循环中透平入口温度、透平入口压力、氨溶液质量分数和主压缩机入口温度对系统净功、热效率、火用效率及冷火用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内循环透平入口温度为180℃,氨液的氨质量分数为0.75,外循环透平入口温度为700℃、入口压力为35 MPa,主压缩机入口温度为31.1℃时,净功、热效率、火用效率和冷火用回收率达到最优,分别为741.19 kW、47.90%、30.45%和83.56%.
推荐文章
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的设计模拟与分析
液化天然气(LNG)
冷能
综合利用
Aspen Plus
模拟计算
LNG气化站冷能利用方式的探讨
液化天然气
气化站
冷能利用
LNG 冷能梯级利用系统优化研究
液化天然气
气化特性
朗肯循环
冷能利用率
基于LNG冷能利用的低温冷库群仿真模拟
LNG冷能
冷库群
Aspen Hysys软件
冷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LNG冷能利用的新型热电系统模拟
来源期刊 低碳化学与化工 学科
关键词 LNG冷能 卡琳娜循环 超临界CO2循环 火用分析 联合循环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开发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03
页数 7页 分类号 TE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小玲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32 136 7.0 10.0
2 王卫强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123 478 11.0 14.0
3 伍盛一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4 9 2.0 3.0
4 张海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13 35 3.0 5.0
5 陈奥妙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5)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4(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5(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6(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7(17)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NG冷能
卡琳娜循环
超临界CO2循环
火用分析
联合循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低碳化学与化工
月刊
2097-2547
51-1807/TQ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机场路近都段393号
197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8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5723
论文1v1指导